胆道、血管外科成立于2010年元月,其前身是我院第一微创外科,胆道外科。胆道、血管外科是盛京医院普通外科下属的亚学科之一,现有床位数55张,以对复杂和疑难胆道血管疾病的诊治成功率高而著称,同时还可以对普通外科领域内适合微创手术的病例开展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手术治疗。目前科室共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还拥有一支20人的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的护理队伍,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13人。
胆道血管外科科室在国内著名的胆道外科、腹腔镜外科专家吴硕东教授和血管外科专家马凯教授的带领下,传承前辈衣钵,专门致力于胆道、血管疾病及普通外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在胆石症的病因学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经过10余年的专业发展和调整,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实力雄厚、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人员精干、结构合理的学科。我科以胆道系统及血管疾病常规及疑难病症的诊治为特色,以精湛的技术和先进设备为支撑,承担临床医、教、研等重要工作。
胆道血管外科技术力量雄厚,规章制度健全,人员素质优秀,梯队结构合理,团结、实干,具有优良的专业传统和科室文化。医生诊治经验丰富,科研成绩显著,学术气氛浓厚,医德医风良好。吴硕东教授于92年于日本学习腹腔镜及内镜技术归国,在我院率先开展腹腔镜手术,为国内开展腹腔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镜手术最早的单位之一。科室专业开展普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其中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技术诊治肝胆系统疾病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平均每周治疗肝胆管及胆囊结石患者约20例。我科在东三省最早开展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诊治肝内外胆管结石及乳头良性病变。自1980年以来,已经为3000余名胆管结石的患者行胆道镜取石术,使术后残石率由过去的30—40%降至5%以下。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和取石术(EST),已为1000余名胆总管狭窄和结石的患者解除了病苦。 我们使用鼻胆管引流(ENBD)和气囊导管扩张(EPBD)结合EST等方法,对重症急性胆管炎的病例实施急诊非手术治疗,已抢救百余例,效果十分明显。近10年来并开展大量腹部(如胆囊、胆道、阑尾、胃良恶性疾病、肝囊肿、胰腺、脾、大肠肿瘤、肠粘连等)及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等微创手术,几乎涵盖普通外科各个领域,很多手术填补东三省的空白。其中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胃癌根治术,巨大脾切除以及胆肠内引流等手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近一年来吴硕东教授紧随国际微创外科治疗发展趋势,率先于我院开展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目前我科室开展的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已基本上可以达到传统腹腔镜手术涉及的范围,位列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我院微创外科治疗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血管外科带头人马凯教授二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高超熟练的外科手术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普通外科的各种高难度复杂手术,经常参与医院内外各种手术中意外事件的处理。主要从事血管、胆道、胰腺、肝脏外科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三叶切除术、肝第八段切除术、肝尾状叶切除术、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移植术、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架桥术、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特别是对胰腺、壶腹周围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上有较深入地研究,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有多项技术改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病率在5%以下,远远低于国际上的30%~50%,术后营养状态恢复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结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对外科良性疾病积极开展微创治疗,如: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等,根据不同病人开展国际先进的快速康复治疗,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期快速康复,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至今,胆道外科共完成各级研究课题十余项,总经费200余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卫生部或教育部课题3项、省级基金9项。自1991年以来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5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近三年发表SCI文章近10篇,在我院外科位列前茅。
目前科室有在研课题6项,总经费近6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级基金2项,校院级基金3项。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8日
星期五
8月9日
星期六
8月10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6日
星期三
8月7日
星期四
8月8日
星期五
8月9日
星期六
8月10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8日
星期五
8月9日
星期六
8月10日
星期日